
从老人帮孩子占车位说起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组视频,在南京鼓楼盐仓桥附近,马路旁的两个停车位上各摆了一张小板凳,两位老人家在给儿子儿媳占停车位。 老人人肉占位,显然不是人们愿意看到的场景。但现实生活中,除令人遗憾的人肉占位之外,各种占车位的奇葩现象实则早已此起彼伏:在抢车位的战场上,几乎能够看到一部废物利用大全破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板凳、铁条、石块、木床、桌椅还有市民私自设立地锁,将废旧板凳牢牢地锁在地上,占住车位等。 近些年,随着私人小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难问题在许多城市愈演愈烈。有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559.1万辆,深圳、杭州等地也以百万辆计。从全国范围来看,2014年我国汽车销量超过2400万辆,连续六年蝉联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国内对于汽车的刚性需求量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以此发展势头来看,私家车保有量还将继续增长。然而,与汽车数量不断增长形成反差的,却是停车空间难以同步增长,由此,停车难成为很多城市越来越必须面对的一道新的难题。 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公共资源如何合理使用?对此,不少地方已经在进行各种尝试,例如,北京提出有位购车,也就是说,要有停车位才可以购买车辆;再如,还有很多城市提出了制定停车规划、加大停车场建设、挖掘停车资源、强化政策管理等多方面的对策建议:南昌市提出,中小学操场空间大,地面无建筑,承重低,施工工艺成熟,造价适中,适合作为地下停车场开发利用的建议,厦门市则更是已率先在全国建成了首个利用学校操场建设的地下停车场。这些建议或从减少车辆购买量或从增加停车场空间的角度提出方案,寻找缓解停车供需不平衡的对策。 与平衡现实供需矛盾相对应的,还应当有文明与规则层面的探索,以使现有停车资源得到更高效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中国逐渐步入汽车时代,这不仅带来了出行方式的变化,还有道路设施、停车设施、交通文化等一系列变化。停车难问题的破解中,也应当加入规则、制度、文明等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例如,能否进一步提升停车场的管理水平,明确标出入口、出口、停车场内车辆行驶线路和方向、停车位的规范管理等,从而提高停车场的使用效率;再如,开发小区错时停车资源,而这必然牵涉到不同主体间的协商、利益分配等的制度建设;又如,倡导大家更文明地行驶汽车、停放汽车,等等。 总之,面对停车难出现的各种奇葩现象,不能止于这是群众智慧抑或群众不智表现的讨论,更应当从系统性的角度化解停车难问题。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两柱停车设备解决停车的麻烦
- 立体停车设备按车位布置形式分
- 分析降低重量的情况下立体车库载
- 城市怎么样充分施展好立体停车设
- 立体车库波浪板的运作更加稳健
- 教你停立体车库——上篇
- 智能立体车库也要买保险
- 中国立体停车库市场发展特点
- 建立安全便捷的立体车库,真的不
- 立体车库载车板的应用需要“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