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理的小区停车价格有赖于有效的社区自治
自8月15日起,广东省放开住宅和商业配套停车场的收费定价,由市场自行调节。新政刚刚推出,广州部分小区的停车场价格飙升,车主纷纷吐槽停不起。广东省的做法,实际上源于8月中旬七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其中一项涉及鼓励居民小区对外开放并取得相应收益,客观上导致了广州部分小区停车场价格飙升的结果。毫无疑问,这份文件放宽市场准入以实现停车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从而打破垄断,鼓励闲置资源的使用和停车智能化,以提升停车资源使用效率的方向,是绝对值得肯定的。然而,何以在如此正向的大方向之下,执行阶段却出现了反向的结果呢?这份文件下发的一个大背景,是随着经济发展中国迅速进入汽车时代,而城市规划却严重滞后,停车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导致极度稀缺,停车难、停车贵成为老大难问题。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着非常惊人的停车位缺口。当然,有产权的车位只要出售了就属于购买了的业主所有,而公共区域本应属于所有业主共有,业主可以达成一致给一个处理方法自行定价。而现实中的状况是,小区公共区域产权极不清晰,实际上就是物业管理公司在控制,而业主根本无法左右物管的行为。虽然《物权法》早有规定,但实际上很多小区的业主委员会无法有效运行,甚至大部分小区根本没有业主委员会。于是,在小区停车资源配比天生不足、停车位产权不清晰、业主博弈能力极弱而物管掌握实际控制权的情况下,本希望鼓励闲置资源开放的好政策,就变成好心做坏事了。有观点认为,政府不能放手太快,即应由政府出面限价。事实上,小区公共区域属于业主共有,其定价权应在业主手上,本非政府职能范畴。小区停车位对外开放并让其自由定价的方向没有问题,只是决定权应掌握在业主手里。这就需要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增强业主话语权,让业主可以主导公共区域停车资源处理。小区停车位开放陷入越开放越涨价的怪圈,不是开放定价本身的错,而是小区停车资源稀缺、产权不明、业主缺乏博弈能力而物管越权的必然结果。让政府来担当不属于它的职能为小区停车位限价,既是错位也难解决问题,终须加强社区自治,建立起真正有效运作的业主委员会,加强业主话语权,方有可能寻得解决之道。

相关资讯
热销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教你停立体车库——上篇
- 城市怎么样充分施展好立体停车设
- 中国立体停车库市场发展特点
- 智能立体车库也要买保险
- 两柱停车设备解决停车的麻烦
- 分析降低重量的情况下立体车库载
- 立体停车设备按车位布置形式分
- 立体车库波浪板的运作更加稳健
- 建立安全便捷的立体车库,真的不
- 立体车库载车板的应用需要“稳健